• 新片资讯《阿凡达》11年后中国重映,当年是它定义了3D电影

    佚名资讯人气:37时间:2021-03-12 18:38:16

    电影网讯 《阿凡达》今日起在内地重映了!这部史诗巨作是当之无愧的3D电影的开创者、定义者;是电影行业至高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尽管距离这部电影首次踏上中国大地已经过去了11年,影片背后的传奇故事,影迷们关于它的美好记忆依然同电影一样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阿凡达》诞生记

     

    福斯差点放弃《阿凡达》

     

    1994年,詹姆斯·卡梅隆为《阿凡达》撰写了80页长的剧本论述,仅用了两周时间。在1996年8月,卡梅隆宣布说,他将在完成《泰坦尼克号》后开始拍摄《阿凡达》,其中会使用合成的或计算机生成的演员。该计划会耗费1亿美元,并且至少会有6名主要角色会“看上去是真的,但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

     

    卡梅隆和特效公司数字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计划在1997年夏天开始制作,以在1999年公映。然而,卡梅隆感到当时的技术,还不足以表现出他所要表达的故事和场景。因此,他决定在未来几年中,把精力放在摄制纪录片和改进技术上。

     

    卡梅隆曾亲自飞到日本东京,与索尼高清晰相机部的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索尼同意将专业级高清摄像机上的镜头和笨重的中央处理器分离,用电缆线连接。3D摄像机由此从传统的204公斤变成23公斤,且是双镜头成像。摄影师轻松多了,更棒的是,索尼同意为新机器建一条新生产线。

     

    当所有准备工作开始进行后,福斯却动摇了,他们还记得卡梅隆上部电影《泰坦尼克号》预算超支和延期上映的痛苦经历。卡梅隆为此重写了《阿凡达》的剧本,合并了好几名角色,还答应假如电影不成功的话就减少他的报酬,但都未能完全消除福斯的担心。

     

    当时,卡梅隆在联合制片人乔恩·兰多的办公室外安装了盏交通信号灯,并将其设为黄灯,以表现电影无法确定的未来。2006年年中,福斯告诉卡梅隆,他们已经“毫无疑问地放弃了这部电影”。

     

    卡梅隆开始寻找其他的公司,然而,当迪士尼打算接手时,福斯却动用了它的优先购买权。2006年10月,在精巧媒体答应支持这部电影后,福斯终于同意将《阿凡达》付诸制作;前者为后者分担了占官方预算一半以上的财务风险。

     

    在福斯接受《阿凡达》后,卡梅隆和兰多将交通灯转为绿色。两位制片人参与撰写的《阿凡达的艺术:詹姆斯·卡梅隆的史诗历险》(The Art of Avatar: James Cameron's Epic Adventure)一书中,有位仍觉怀疑的福斯主管告诉兰多说:“我不知道让你们拍这电影是谁的疯狂主意,是我们的还是你们的!”

     

    官方公布的《阿凡达》制作费为2.37亿美元。其余的估计则认为电影制作大概花费了2.8至3.1亿美元,另外投入1.5亿美元到市场的宣传营销上。

     

    《阿凡达》为幻想类电影重建标准

     

    《阿凡达》拍摄时采用了卡梅隆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机,通过模拟人的双眼使得影像的立体感更加真实。不仅如此,卡梅隆研制的虚拟摄影机也在当时开创了技术先河,即使演员在一块空地上无实物表演,但在监视器呈现的图像上,演员却已置身于绚烂的外星世界之中。另外,动作捕捉技术、表情捕捉技术都是《阿凡达》在技术领域的新突破。电影在当年也一举斩获包含三项奥斯卡金像奖、两项金球奖在内的86个重量级奖项,128个提名。

    据估算《阿凡达》每帧画面平均耗费4万个人工小时,60%内容靠CG合成,40%靠演员演绎。

     

    早在2000年的时候,卡梅隆和拍档文斯·佩斯就开始在索尼的支持下开发一套新摄影系统,这种系统使用两台索尼HDCF950 HD摄像机进行拍摄,目的是创造出具有立体实感的环境,这便是后来的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系统(Fusion 3-D Camera System《神马手机影院未来影院-手机电影网》
     
    卡梅隆专门开发了一种虚拟摄像机,以便在拍摄真人表演时能够更准确的进行预览,这种摄像机可以实时观察演员的动作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而让导演即时调整和指导每一场戏。在演员表演的同时,他就可以通过一旁的LCD屏预览到演员“化身”为近3米高的蓝色纳美人行走在潘多拉星上的画面效果。

     

    据卡梅隆说:“它就像一个大型的、功能强大的游戏引擎。如果我想要在天空中翱翔,或改变我的背景,这都能做到。我可以实时微缩整个场景,并按照50比1的比例播放。”

     

    《阿凡达》运用“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时,除了需要演员在拍摄时穿上布满捕捉点的紧身衣裤外,影片摄影棚内还同时架设有一套“协同工作摄像机(Simulcam)”来完成此工作。

     

    这套系统由布满在摄影棚顶部的140个数字摄像机组成,形成一个捕捉舞台。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L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CG场景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阿凡达》使用了创新的面部捕捉头戴设备(Facial Capture Head Rig),在每个进行“表演捕捉”的演员头上佩戴一套摄像装置。这个头戴装置的核心便是一个离演员面部只有几英寸距离的微缩高清摄像头。它能用广角镜头记录下演员面部最微妙的表情变化,将演员95%的面部动作传送给计算机里的虚拟角色,使得最后由电脑生成的CG角色与真人演员无异。
     

     
    传统实景拍摄的手提摄影、摇臂摄影等设备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卡梅隆运用自己开发的虚拟摄像机,不但可以预览已经结合了演员表演和虚拟场景的画面,还能铺设出导演想要的所有镜头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运动轨迹能够被系统捕捉下来,并合成到后期的画面处理中。

     

    卡神:《阿凡达》票房反超《复联4》是迟早的事

     

    卡梅隆说他的灵感来自他“小时候读的每一本科幻小说”,他借鉴了埃德加·赖斯·伯勒斯的约翰·卡特系列,并努力让其风格焕然一新。卡梅隆承认《阿凡达》与《在上帝赐予的土地上游玩》和《翡翠萨姆林》有着共同的主题,亦即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这部电影还和《与狼共舞》有所联系,后者描述了一名重伤的士兵被敌对阵营的文化所吸引。

     

    在2007年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卡梅隆回答了“阿凡达”一词的意义:“它是印度教神祇以肉体形式出现时的化身。在这部电影中,这意味着人类未来的技术,可以将一名人类的智力注入遥控的生物身体当中。”

     

    纳威人(潘多拉星当地的类人种族)相貌的灵感,来自卡梅隆的母亲在很早以前做的一场梦。在这场梦里,她看到了一位身高12英尺的蓝肤女人。卡梅隆觉得这一画面十分绝妙,于是在他的首部剧本(写于1976年或1977年)中,他就加进了类似的生物,这在后来成为了纳威人的原型。在谈到选择蓝色作为肤色的特别原因时,卡梅隆说:“我就喜欢蓝色……而且,这与印度教的神祇有所联系,我喜欢它的概念。”

     

    虽然影片里面根本没有说明过故事发生的年份是哪一年,但根据主角杰克·萨利所录制的视频日志里,左下角的时间所显示,故事发生于2154年的5月-8月。

     

    潘多拉星上的山,其部分灵感来自中国湖南省张家界的武陵源。为了创作电影中漂浮的哈里路亚山,设计者从“各种类型的高山”中汲取了灵感,“但主要来自中国的岩溶地貌。”据制片设计师迪伦·科尔所言,黄山,以及湖南省与世界各地的一些高山,为漂浮岩石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2009年12月,导演卡梅隆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漂浮山峰的设计受到了中国山峰的影响,“我们所做的仅仅是在外太空重建黄山”。当卡梅隆被问到他是否从摇滚乐队Yes的唱片封面得到漂浮山峰的灵感时,卡梅隆笑着答道:“也许是这样的……早在我抽大麻的那会儿。”


    片中纳威人语言是由语言学家Paul R. Frommer博士创建的,他被詹姆斯·卡梅隆任命创造一种人类可以很容易地发音的语言,但是却不像现有的语言。

     

    纳威人的语言比较靠近澳大利亚口音,所以来自澳大利亚的萨姆·沃辛顿能够更容易的学会这门没啥人用的原创语言。萨姆·沃辛顿还透露说,掌握纳维语的方法比学习美国口音要容易得多。

    2009年12月10日,《阿凡达》在伦敦举行了预映,12月16日开始全球上映,北美地区则在12月18日上映。上映后,电影好评如潮,实现了商业成功。在上映期间,这部电影打破了不少票房记录,成为了有史以来北美(不考虑通货膨胀)乃至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超过了保持这一纪录12年之久的《泰坦尼克号》,此纪录维持了近10年之久,于2019年7月20日被《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所超越。《阿凡达》还是首部票房收入超过20亿美元的电影。计入通货膨胀后仍然是史上第二高的电影(相当于2019年价值的$3,273,000,000),仅次于乱世佳人(相当于2019年价值的$3,728,000,000)。

     

    《阿凡达》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卡梅隆接受USA Today采访表示,如果《阿凡达》再度重映,绝对会超越《复仇者联盟4》的全球票房纪录。“我认为这是必然的,但我们也要给《复联4》一点时间庆祝一下,让我们庆祝人们还会去电影院。”卡梅隆说。

     

    卡梅隆承认,《阿凡达》不仅含蓄地批评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也批评了机械化战争的冷酷无情。对于电影中“震慑”一词的使用,卡梅隆谈到:“我们知道发射导弹是什么感觉,但我们却不知道国外人民的感受,不知道让导弹落在我们自己国家是什么感觉。”

     

    詹姆斯·卡梅隆曾表示,“有些事情你要是把它拿出来讲的话,就肯定会有人说你没有爱国心;但我认为,质疑一个应受监督的体制是非常爱国的行为,不然它就有变成另一个罗马帝国的危险。”

     

    卡梅隆其实是加拿大人。


    《阿凡达》在中国

     

    直接推动了国内3D银幕建设

     

    2010年年初《阿凡达》在中国上映时的情景完全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在当时,3D影院、IMAX影院并不普及,有些人为了能够看一次IMAX版《阿凡达》 甚至打“飞的”去看电影。在北京五环外的电影博物馆,寒风也阻挡不住人们一大早就去排队的热情。而在影片上映一个多月后的情人节,上海和平影都把 IMAX 版《阿凡达》开出288 元一张的票价依然抢售一空。

     

    《阿凡达》对于内地市场的意义深远。该片2010年1月4日内地上映,连续11周蝉联票房冠军,在票房统计不完善,且影院存在大量偷瞒票房的情况下,《阿凡达》的内地票房超过13亿,将前纪录保持者《2012》4.5亿的成绩提升了好几个量级。

     

    《阿凡达》更直接推动了内地市场的3D银幕建设。当年,为了分到《阿凡达》3D版的红利,全国三四线城市的影院都以最快速度建设升级3D厅,以至于影片上映两三个月后,三四线城市又迎来了第二波大观影热潮。现在,中国早已是全球3D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

     

    《阿凡达》的热度永远蹭不完

     

    《阿凡达》在中国上映后,引发的讨论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很多甚至带有极大的争议。

     

    2010年1月4日在中国上映时,《阿凡达》有2D、3D、IMAX 3D三个版本。1月22日,由胡玫执导,周润发等主演的《孔子》上映,2D版《阿凡达》排片量骤减。当时有传言称是为了个给《孔子》“让路”。

     

    当时的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接受采访时还专门回应,称没有强制措施让《阿凡达》撤片。不过他也强调,由于2D版本的《阿凡达》票房并不高,造成了“3D版《阿凡达》买不到票、2D版《阿凡达》不饱和”的现象,所以2D版本下片也是正常的。

     
    包括詹姆斯·卡梅隆在内的多位《阿凡达》主创都曾承认片中潘多拉星的悬浮山借鉴了中国的山峰形象。为了争这个“名分”,张家界、黄山等景区也进行了争论。

     

    张家界景区认为《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的原型是张家界风景点的“乾坤柱”,景区工作人员还专门在乾坤柱景点设立标志,并举行了简单的仪式,指定此地为哈利路亚山。

     

    当时的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看过《阿凡达》,不能说哈利路亚山一定就是拍摄于张家界,但是,该片的很多镜头都取自于张家界。“这话是《阿凡达》的摄影师说的。”

     

    《阿凡达》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鲜,上映后也引发了大量“抄袭”的指控。先是有人指出该片情节涉嫌抄袭游戏《魔兽争霸》,随后日本人指责它抄袭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紧接着俄罗斯人又说它抄袭了前苏联科幻作家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小说《正午世界》。

     

    中国人也不甘示弱,《阿凡达》国内上映后,一名叫周绍谋的作家曾到北京市一中院起诉詹姆斯·卡梅隆,称《阿凡达》抄袭其小说《蓝乌鸦的传说》,并索赔10亿元人民币。

     

    国内电影人褒贬不一

     

    关于这部电影,中国电影行业的业内人士当年也纷纷发表看法,其中有赞美,也有批评。


    冯小刚:“《阿凡达》我看了,挺好看,但我没啥特别感受,它就像场秀,像一场表演。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华语导演自我检讨,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确实很大,但这不光是电影技术上的差距,中美两国在很多方面都有差距。你说连战斗机的差距都很大,这种差距怎么会没有呢?”

     

    陆川:“《阿凡达》让我知道,我们差的不是技术,技术是可以拿来的;《阿凡达》突然让我意识到,我们电影的情怀和简单的美好距离有多远,我们和清澈的纯真距离有多远,我们和炙热的梦想距离有多远。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要集体目睹的,集体服气的一次完败。我只是赞美《阿凡达》,并不是认输,我觉得这只是对美好事物的敬畏和尊重。”

     

    贾樟柯:“想像力和创意的差别是由文化差异决定的,不用一惊一乍。假如惊诧于技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创意和好莱坞的技术合作,技术没有国界。中国电影人不要妄自菲薄,轻易地流露出文化的不自信,这完全没有必要。”

     

    王小帅:“中国不见得要复制出另一部 《阿凡达》。商业巨作需要主题、时间很多种因素的支持,卡梅隆为了拍出心中的 《阿凡达》也等了12年,中国电影没必要也这么做。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确实存在差距,如今一部《阿凡达》却让中国人一定要抓着文化层面的成果和美国一较高下,究其原因这是中国人的攀比心理在起作用。中国电影有自己的特点,《阿凡达》从类型上讲也仅是一部科幻片,不能因为一部科幻电影就完全否定中国电影的未来。”


    还有一位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4D电影技术专家李学均评价《阿凡达》:“《阿凡达》的水准,中国完全可以做到。我算过,只要花6000万元。而且很多人看了《阿凡达 》有头晕的现象,但是我们做的片子不会这样。”

     

    李学均还批评卡梅隆效率太低:“他(卡梅隆) 的工作效率不如我们。同样的东西,我们所用的时间可能就是他的五分之一。”这句批评倒是很中肯,《阿凡达5》的上映日期已经排到了2028年。

     

    【神马影院】天天搜集分享全网最新无删减好看的电影,2023最新热播vip电视连续剧免费看,无人在线观看完整免费版视频,热门综艺娱乐节目、经典动漫,成全视频免费高清观看在线等高清完整版视频资源,看视频,上神马影院就够了(PC网页端与手机同步,高清免费不卡顿)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必应地图 360地图 搜狗地图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

    0.187444s